新顶级域:互联网域名之争
时间:2012-06-07浏览:2次
为了互联网地址的新域名后缀,一场混乱而昂贵的争论正在酝酿之中
6月7日消息,这简直就相当于线上版的19世纪美国土地争夺。今年早些时候,负责管理网络空间域名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准许对新的顶级域名后缀进行申请。这可能会允许新的域名,像.microsoft, .paris 和 .music,加入22个已有的顶级域名的行列中,如.com和.info。
这一举动让人们兴奋不已,却也引发了争议。安全专家们担忧可能的欺诈。那些品牌拥有者们抱怨,即使新的顶级域名后缀申请彻底失败,仅仅为了保障在网上的身份,他们就不得不花费数百万美元来买那些他们不想要的域名。为了断了那些好事者的念头,相应的费用被定得很高很高:一开始就要交给ICANN十八万五千美元,之后每年要支付两万五千美元——还有成千上万的律师费。而这样的“防御性注册”对小型企业和慈善机构来说将是一笔大开销——对大公司们也是一件麻烦事儿,他们必须注册各种各样的域名。埃斯特·戴森,过去执掌ICANN董事会,把这次的顶级域名后缀扩张比作金融衍生工具,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不会创造任何价值。新域名高昂的价格,与其说是网上 域名资源缺乏的结果,不如说是强权的域名注册机构,市场营销机构和律师们贪婪的结果。
ICANN对这样的指控司空见惯。而它担忧的,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新一波争端,无论这些争端起于仲裁框架下还是在法庭上。4月初,ICANN发现了一个技术上的小漏洞,可能会使申请者看到对方的机密计划,于是随即暂停了对新域名的申请。该系统于5月22日再次启动,申请则可能于6月中旬公开。相关的法律诉讼一触即发。
事实上,在至今到账的350万美元的申请费中,ICANN已经将约三分之一的部分存贮储备起来,以应对法律诉讼和其它小问题。知识产权律师尤为精明。这样一个巨大而空前,同时却管理不善、过高定价、技术上令人怀疑的域名扩张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外快。
几名律师表示,最有油水的目标,是ICANN计划的,同一时期办理500项申请,这样每一批次花费大约六个月。假设有六个批次的话(已有超过2000个申请),在最后一个申请上马并开始运营之前,第一个已经运营了两到三年。竞争对手可以对此表示不公。
笨手笨脚
ICANN的解决方法叫做“数字射箭”:它设定一个时间,每个人都去点击,最接近靶标的是赢家。很多人同意知识产权社群这一代表域名所有者的游说组织的看法,认为这种做法“复杂、毫无先例,全凭运气”。一些申请者在耍伎俩跳到申请队列前面。像pool.com,一个域名拍卖公司,只要支付两万五千美金,它就能试着帮客户进入第一批次的申请(失败的话会退回部分款项)。如果争端让整个进程停滞不前的话,后面批次的申请还可能被推得更后,让形势更加糟糕。
谁,得到什么 域名,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竞争。没人会和迪士尼叫板.disney,但对.disneyexperience又如何呢?尽管有超过300页的指导准则,这样的问题仍然不明不白,全国广告客户协会的丹·杰弗如是说。Zippo打火机制造商的总法律顾问,杰夫·杜克表示,公司每年已经支出三百万美元来和那些不时冒出来的索赔人“玩打地鼠”——对于一家小型商品制造商来说,尽管它有一块响当当的牌子,这也是一比大款项。他预言,域名扩张会“让我们加倍头大”。Zippo会申请.zippo,即使“我们对这个域名没有任何宏伟计划”。他预见到未来和那些冒用Zippo域名的骗子们可能发生的争端,冒用的形式各种各样,加上.shop或是.lighter什么的。约90%的品牌所有者们的域名申请是焦虑使然,而非乐观因素,来自一家实业界组织——反域名滥用联盟的乔石·伯恩这样评论道。
公司名称经常用于别处的,如Delta和Unite,可能要 费尽周折去争取他们想要的域名。一些域名会在拍卖中决定归属,这是ICANN一系列过程最终诉诸的渠道,其它的可能在法庭上解决。当两家公司拥有相似的名称,像UBS(一家银行)和UPS(快递公司),一个专门的ICANN小组会运用人力裁决和电脑算法来判断同时批准两项域名是否会引发混淆。一些人则肯定会质疑ICANN的这些裁定。
围绕最大众最一般的域名后缀的争夺将是最激烈的——像.art、.radio、.music和.web等。一些投标者已经寻求商标保护,希望借此让竞争对手望而却步。众多域名后缀之间,针对.art、.shop、.safe、.wedding、.franchise、.food 和.bank的申请在美国悬而未决。申请既有个人提出的,也有公司提出的。一家颇具攻势的旧金山法律公司,罗登博法律公司,代表其委托人提交他们各自的申请已达15件之多。
鉴于这样的申请都是纯描述性的,美国的商标局一般会予以拒绝。但似乎有些申请已然蒙混过关了。几件类似案例正在庭审或即将庭审。Planet.Eco,一家小公司,声称商标局已经授予了他们独有的域名使用权,正在状告其他两家想要.eco字串的对手。
不管这样的事件是事实还是仅仅是不良的企图,潜在的混乱是一目了然的。像.eco的案件就已经吵吵嚷嚷持续了两年多。欧洲比美国更易批准有关注册专有的因特网域名的申请,但这于事无补。“商标有国别之分,但域名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这二者永远无法恰好协调如一。”ICANN总裁罗德·贝克斯特罗姆说道。
雅虎律师J.斯科特·埃文斯指出了另一项潜在的冲突:就是当一家公司申请一项业界内通用的名词术语之时。如果一家大公司成功中标申请到,比如说,.cloud,消费者们则或许会更多地把云计算和那家公司联系起来,而非其他公司。竞争对手们可能就要以反垄断诉讼回应了。
贝克斯特罗姆先生淡化陷入法律诉讼泥淖的风险,并表示首批测试已经被“一套极为丰富的保护措施”所包裹。这些保护包括新近简化的审批和争议仲裁。(本报的姊妹公司,经济学人智库已经受雇协助。)但很多事情仍不明晰。对于何种情况会构成“明目”滥用以致招来快速仲裁,或备受鼓吹的为商标而设立的新信息交流所会起到什么作用,律师们似乎都没有把握。
ICANN没能为投标保密打击了其管理纠纷能力的信心。但更大的烦扰始于这一小故障之前,尤其是对已有域名争论的愚笨处理。
比如说.xxx被视为是色情网站的一个无偿选择,曾经被三次驳回,去年最终被ICANN批准。不少机构需要购买.xxx的站点以阻止其他人滥用。这有时很复杂微妙。Meetup,一家行善网站,尝试买下meetup.xxx以维护它的好名声。但是该地址早在“溢价名单”上并应予拍卖——而这种情况下Meetup无法竞拍。因为它不属于“成人社区”的一份子。
ICANN同样把.jobs的监管弄得一团糟,.jobs本应该只是为人力资源经理这样的专家服务的。当负责运营域名的公司将之开放给其它就业公司希望重整销售时,ICANN没有认真对待随之而来的潮水般的投诉。如果这一组织无法处理好它已经处于监管下的22个域名后缀,它又指望用什么来管理好100倍之多的后缀呢?
严重的域名扩张混乱将让那些希望将网络命名系统的控制权移交给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专制政府占到便宜。所有争吵的各方都一致同意尽管ICANN存在缺陷,但如果让上述替代者接手的话,那就更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