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域名时代 准备好了吗?
2009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宣布中国将正式申请注册“.中国”为世界顶级域名,网民有望在今后输入全中文域名登录网站。2010年1月21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 CANN)官方网站宣布,埃及、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已经可以申请将他们使用母语的互联网名字加入到互联网的根域名系统,国际化域名的时代即将正式到来。然而,对于国际化域名的推出,不同语系的网民的反应可谓冰火两重天。
俄文域名国内不受信任
《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登了一篇有关国际化域名推广在俄罗斯国内遭冷遇的报道。报道说,据在俄罗斯使用最广泛的门户网站Yandex估计,俄文域名在网民中的支持率不到10%,原因是新域名使用更为复杂且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多数俄商家也纷纷表示不看好俄文域名的发展前景,担心新域名的抢注可能会影响其商业利益。俄罗斯最大的互联网社区LiveJournal甚至明确表示,将不提供俄文域名的服务。
相比之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域名全国公测的结果表明,94.35%参与公测的网民表示愿意使用“.中国”域名访问网站。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全俄1.4亿人中有超过3000万人每周都使用互联网,且网民的增长速度在欧洲国家中最快。同为互联网发展迅速的国家,中俄两国网民对于国际化域名的态度相差甚远。原因何在?
据了解,俄罗斯网民对国际化域名态度“谨慎”大多出于安全考虑。年初引起轩然大波的百度域名被黑事件已经敲响了域名安全的警钟,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结果,2009年中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各月累计达4.2万个。日前一则题为“国际化域名(IDN)使网络钓鱼蜂拥而至?”的文章在网上不断被转载,作者在文中简单地列举并解释了部分漏洞。例如在一些浏览器上,使用不同种文字字元组成的域名其外形可能完全相同。以人造域名eixpay.com为例,俄罗斯文和西欧语系的字元表示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两个域名是有差异的,而利用此类漏洞正是钓鱼网站实施网络犯罪的惯用伎俩。早在2005年著名浏览器软件火狐(FireFox)就曾因此短期关闭国际化域名功能。
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齐麟表示,“.中国”域名反而能有效降低因域名仿冒而发生网络钓鱼等网络犯罪的概率。这个观点可以在国际反钓鱼组织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印证。国际反钓鱼组织(APWG)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网络钓鱼调查》显示,网络钓鱼者从不使用类似“.中国”IDN开展网络钓鱼活动。“事实上,由于域名变成了网民熟悉的本国语言文字,间接提高了该国网民识破域名欺骗等网络钓鱼骗局或犯罪的自我防范能力。”
纯中文域名遭“抢注”风潮
但是,纯中文域名开放注册后出现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记者采访国内多家域名注册代理机构和经营互联网业务的商家后发现,多数国内企业和机构仍然对注册中文域名重视不够。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品牌,例如像“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济南著名景点的纯中文域名已被抢注。据了解,一个“.中国”域名注册10年目前大约需要3000元,但如果在10年后购买的话,可能要花费数十万元。中国万网华南区销售总监伍贞表示,域名投资人追捧“.中国”域名的现象应引起企业的注意,仅去年11月中国万网“.中国”域名注册量就突增300%,大部分域名是投资人抢注,其中不乏知名的企业品牌。伍贞表示,知名企业应重视中文域名保护,把企业品牌和产品名称注册成“.中国”域名,避免域名被他人抢注后再高价赎回。
对于域名抢注问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齐麟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他人抢先注册的行为是否构成“恶意抢注”,若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对已被他人注册在先的域名享有合法权益的主体,比如搜狐,可以就“搜狐.中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潜在域名注册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中国”域名的注册申请采取了一项保护性政策。当前,申请注册“中文.CN”的用户可自动获得“中文.中国”域名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抢注问题。
齐麟还表示,“.中国”域名相关应用还在不断地研发、推进当中。中文邮箱的使用只是时间问题,并将彻底改变现有邮件体系,邮箱地址也会以类似于“张三@互联网中心.中国”的形式出现,这将极大地方便中文网民通过互联网沟通、交流和传递信息。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信息安全专家沈逸博士认为,“好用又好记”的“.中国”域名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这一切都基于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互联网环境。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带来的是相应的安全风险,多元化的互联网对用户个人包括拥有互联网业务的商家以及网络管理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和个人应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对即将到来的多语种域名做好各方面准备。沈逸还指出,国际化域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跨国网络犯罪,因此跨国合作对于域名安全的维护也十分重要。